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

【常律法師開示文】 大佛山八關齋戒﹣開山和尚開示文

(一)八關齋戒的意義

發心來求戒,當奉行佛法齋,雖一日一夜之修持,功德福報不可稱量。


佛法以出世解脫成佛為最高目的,亦為出家最高的指標。三世諸佛皆由出家修道而成佛,所以在家俗人也應設法學習過出家生活,以期終有一天得以出家,邁向出世解脫成佛之道。


 

《十善戒經》說:「八戒齋者,是過去現在諸佛如來,為在家人制出家戒法。」

處胎經》說:「八關齋戒者,是諸佛父母。」

《文殊問經》說:「世間菩薩,八戒者是。」

故每位在家佛弟子,應經常受持學習出家的八關齋戒,接受出家生活的短期訓練,以期因緣成熟,發心出家,捨離世俗的煩惱繫縛,邁向涅槃解脫之道。


受持八關齋戒依佛制得於出家道場受持方是如法,於外場所受持是沒有功德的。

八關齋戒的受持,既是訓練在家學佛者學習過出家人的生活,理當在佛寺受,與出家眾同一起居作息,遵守戒律,不犯威儀,一日一夜乃至終身受持,如此才能得到齋戒之功德利益。


但綜觀時下一些道場,及所謂的「名師」,經常在體育館、學校、活動中心、禮堂等處傳授五戒、菩薩戒、八關齋戒,而參加者動輒數百人、數千人,甚至上萬人,會場熱鬧非常,人聲嘈雜,進進出出,喧騰不已,有如辦喜宴、趕市集廟會般,雜亂無章,毫無莊嚴肅穆可言,甚不如法。待法會結束時,則一哄而散,回家仍過著紙醉金迷、貪愛淫欲的生活。


而來參加受戒者,或因親朋好友的邀約,或出自好奇心,或源於炫耀虛榮心,大部分的人都懵懵懂懂,不知受齋戒的意義及目的,更不懂所受戒之戒律條文,更遑論能清淨修持。人云亦云,人行亦行,破齋犯戒,亦不能如實過一日一夜出家生活。授者糊塗,受者迷糊,完全抹殺了佛陀慈悲設此方便戒法度眾出世之意。


 

佛在《齋經》中將受齋戒者之心態分成三種:一為牧牛齋,二為尼犍齋,三為佛法齋。

所謂牧牛齋者,像牧牛人一樣,只求有好的水草來飼養他的牛隻,傍晚回去時就一邊尋思,那裏有豐潤肥美的野草及水源可以放牧,明天一早就前往牧牛。來受八關齋戒者,若心中無淡泊慾望之意志,妄念紛飛,人雖在佛寺住,心裏卻牽掛著家中的財富產業、華屋美食,念念中只想趕快回家去大快朵頤,儘情享樂一番。不甘於粗菜淡飯、睡硬板床,過鐘鳴板響的出家生活。若抱持這種心態來參加齋戒,就如牧牛人一樣,尚沈溺在五欲之中,只顧色身的滋養,不求清淨解脫之道,非真正明白佛法之人,不能感發戒體,其所得的福報當然甚少。


所謂尼犍齋者,就像外道人士,平常不信佛、不持齋戒,或因親朋好友鼓勵,或某種因緣而來參加齋戒會,在齋戒日雖然伏地受齋戒,不敢殺生造惡,也不敢打罵奴僕,更不敢與妻行淫,但等到翌日天明時,即故態復萌,又開始飲酒食肉,殺害無量眾生,惡口罵詈妄語,犯戒破齋,造種種惡業。往昔的不良習氣復現,毫無悔改之意,無實質心,不存正念,不能深信佛法,不瞭解戒律的重要性,更不求出家解脫之道,當然也得不到受持齋戒的真實利益。


所謂佛法齋者,正信的佛弟子,於每月六齋日來乞受八戒,遵崇佛制,謹受戒法,於一日一夜奉行八戒。心如真人,無有殺意慈念眾生,不敢殺害蠕動之類,不加刀杖鞭撻畜生。無盜取慳貪之意,廣行布施。無邪淫意,不念房室,修清淨梵行,不貪色,心不欺詐,不打妄語,心口相應,言語正直,不飲酒亂性,遠離放逸,不著華香,不敷脂粉,不歌舞倡樂,不求安穩,不臥好床,卑床草蓆捐除睡臥,思念經道,清心受持,奉法時食,食少節身,過午不食。一心一意學習出家生活,奉持佛戒,無雜染,無妄念,清淨修行,如此才是真學佛者,真發心受齋戒者,才能如實得到受八關齋戒之殊勝功德,才能滅罪增福報。


 

受齋之日還應習五念:

一、當念佛,佛是正知覺,明行具足之天人師,要學習佛的種種德行,要思念佛的修行過程,時刻不忘成就佛業,如此貪嗔癡三毒皆除,垢濁自然不生,眾人見之莫不好信。


二、當念法,佛所說三十七品,具足一切智慧,是世間明燈,修習聖道之法門,故要善用於道業中。


三、當念僧,要親近依附有德之僧眾,虛心恭敬,與之學習受教,才能增長智慧德行。


四、當念戒,身受佛戒,一心奉持,不虧不犯,不動不忘,善護戒體。


五、當念天,應自思惟,我以有信、有戒、有聞、有施、有智至身死時,精神上天,願不信戒聞施智,清淨修持不放逸,如寶珠般光明不染塵垢,乃至入涅槃。若能奉持八戒,習五思念,是為佛法齋。


你真發心來求戒,當奉行佛法齋,雖一日一夜之修持,功德福報不可稱量,若能將受持齋戒之功德,深深迴向出世解脫,並發心出家,才是真佛子。


願所有來參加八關齋戒者,皆能摒除一切的煩惱罣礙,真心正意來受戒,如佛盡形壽,奉行不怠,勿妄想紛飛,心口不一。更願大眾皆能發心迴向,早日捨俗出家,成就菩提道,六道眾生皆能脫離苦輪,同證涅槃。阿彌陀佛!


 

(二)八關齋戒 齋戒清淨一日夜 出家種子成聖果

八關齋戒,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,目的是為了要讓在家的男女二眾,能種出世解脫的善根。而受戒的人,必須一天一夜離開家庭,到僧團去居住,學習出家人的生活。


「關」是「禁」的意思,就是關閉眾生流轉生死的門,也就是關閉殺、盜、婬等八種罪過,使之不再犯,稱為八關。「齋」,就是正午之後,不可再進食之意。八戒中,前七條為「戒」,後一條過午不食為「齋」,合稱為八關齋戒。這八關齋戒出家在家都可受持。


 

八戒戒條如下:

不殺生:不故意殺害有生命的眾生,如人、動物、小昆蟲及墮胎。


不偷盜:對於一切財物,乃至一草一木,非自己所有而取,或是不論用任何手段,如騙取、強奪、霸佔等,皆算是偷盜。


不淫欲:凡與男女兩身相和合,皆稱為婬。受八關齋戒時,要禁止正婬,也就是正當的夫妻關係也不可以。


不妄語:不說謊、搬弄是非、惡口罵人,危害到他人。


不飲酒:不喝酒,乃至於不勸人喝酒、不入酒家、不思念飲酒。(喝酒會使人神智昏昧,來世感愚癡的果報)。


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妓不往觀聽:廣泛來說,凡脂粉、香水、香膏、口紅、耳環,包含一切飾品、色彩鮮艷的衣服,及跳舞、賭博等,皆不可以。


不坐臥高廣大床:舒適柔軟的高廣臥床,會讓人心生淫念,所以不適合坐臥。


不非時食:即過了日中之後,除了喝水,不再吃任何食物。

 

受戒功德:

受八關齋戒期間為一日一夜,過了這時段,如果還想繼續受,就必須再舉行儀式。受持八關齋戒,為修定修慧,又能懺罪、消災、增褔、增慧。若能於每月六齋日(每月的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、二十三日、以及月底的最後兩天)受持,所得褔德不可思議。雖然只有一日一夜,但如果能受持清淨,其功德之大,是不可限量的。


《無量壽經》云:「齋戒清淨一日一夜,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。」


《優婆塞戒經》云:「受持八關齋戒,除五逆罪,其他一切罪,悉皆消滅。」


又說:「若能如是清淨,受持八關齋戒者,是人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。」佛陀為了讓在家居士也有機會種出家善根,特別制定此戒,讓後世眾生能因持戒而獲得安樂。

 

原始佛教的齋戒方式

在佛陀的時代,出家眾是遠離城巿於森林中修行,依過午不食來推算,所以早上托缽要走三個小時的時間,前往市集之處,日中一食即可,多吃一餐則要多花些時間,對修行無益,不僅費時於飲食上,也增加對口腹的貪欲;飽食後更加重身體的昏沈感,增添修行的困難度,這亦是原因。


從上得知原始佛教吃一頓飯的艱難及義意,而且他們吃飯是以缽盛裝,不管是菜飯、湯類皆一缽盛裝吃食,因為食物吃到肚裡都一樣;不像我們今天桌上,多種菜色分別擺放,名為分食,其實這是不如法且犯戒之事。我們今天來參加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,就要回歸佛陀的教法,不可如傳統中國佛教般違背佛陀吃飯的戒律。佛說,阿羅漢連芝麻綠豆般小小的戒都不可犯!

 

百丈清規之議

但佛教傳到中國卻變成犯戒的宗教,所訂的清規常與佛陀戒律相違。如百丈懷海禪師所制之百丈清規,實有諸多可議之處,然我們代代的出家人卻將之奉為圭臬。由此可知,中國佛教非原始佛教,已失去佛教的原貌,我們到現在還延用中國式的佛教,值得商榷!


師父深入經藏透徹研究之後,才發現中國佛教或台灣佛教的出家眾,所傳承的食衣住行,大都違背佛陀戒律的本義。佛教傳至中國,出家人的食衣住行已被複雜化。翻開經典,就可以看到佛陀當時的食衣住行狀況。當時沒有裁縫機,出家人簡單一塊布披上就是衣服了;住,則依樹下、山洞、空曠、草茅而居。來到中國卻蓋得富麗堂皇,祠堂、禪堂、寺院、佛堂、大雄寶殿、觀音殿等,連住都複雜化。如此,出家人何能證果?


生活簡單化,心安住當下

修行是愈簡單愈好!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這些食衣住行上,中國的出家眾就是浪費太多的時間在打理食衣住行。寺院愈蓋愈大,得費時打掃,佛陀時代那有時間打掃。出家人著重在修行上,不似在家人要住在遮風擋雨的庭院內。早期出家人乃依樹下、山洞、空曠等處居住,隨處都可住,處處是家,所以佛陀時代的出家人個個都可證得阿羅漢。「凡是生活簡單,修行者才有證果的可能!」請記住師父這句話。修行是沒有什麼訣竅!只要生活簡單化;心安住在當下。無論修什麼法門?總有開悟證果的一天!若花費太多心思與時間在食衣住行上,就沒有時間專注在修行的功課上,將是徒費時間空過一生


回歸佛陀教法

從民國一百年起,希望正德道場由飲食開始改善,不要再分食,一切都是大鍋飯菜。就像佛陀時代,飯菜麵湯都是合在一缽食用,我們出家人從食開始,回歸於佛陀教法原點。以後用大的快鍋將要吃的飯菜麵湯合起來煮,菜不用切就入鍋、不要加調味料,這樣營養也不會流失,省下烹飪的時間及食材。所以,下次各位來參加八關齋戒時,每個人只帶一個碗就夠了,不需求他人巡堂服務夾菜。


生命有限,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飲食上,人一生扣掉吃飯睡覺的時間所剩無幾

佛陀時代都要出外托缽,現代的出家眾吃飯還要人服務,如此實為不妥。要吃飯,自己服務自己。日後,我們就煮大鍋飯,要吃的人自己用碗裝,不需他人打飯菜,如此,可讓這些到山上服務的志工們,也有時間與大眾一起念佛拜佛。


像這次廚房有十幾位志工為大眾準備三餐,時間就花費在三餐的準備上,使得他們無法修行,生命有限,還待何時。因此,未來一律以大鍋飯菜或大鍋麵為主。


師父個人使用快鍋處理餐食問題,通常將麵、菜混合,十分鐘就煮好一餐,煮一次吃兩餐,平常以麵食為主。早餐則一個饅頭或兩片吐司,加一杯熱泡五縠粉,簡單解決一餐。我吃飯也很快,因為人的生命有限,不希望浪費太多時間在飲食上。人的一生,扣掉吃飯、睡覺的時間,所剩無幾。日後,希望各位來正德道場授八關齋戒要瞭解,莫對食物起分別,希望大家多用心在念佛、拜佛,這才是師父辦八關齋的主要用意


由缽的三相應意,瞭解佛陀的缽戒

藉此,要向大家介紹大家正在使用的「缽」。 缽,是出家人的食器,出家人托缽乞食,堪受人天供養,故代表「福田」。缽又名「應量器」,有三相應意:「色應意」-缽要灰黑色不可是其他顏色,這是佛陀制定的,主要是令持缽者不起愛染心,戒除愛欲心,戒除喜愛缽之心;「體應意」-缽體質粗糙,不可精工細緻,以鐵質、木質或土瓦燒製成的,不可是珠光寶器,使出家人不起貪欲;「大小量相應」-缽有一定尺寸,要應量而食且過午不可盛裝食物;托缽時,不管有沒有托到食物,都不可超過第七戶人家,含有少欲知足,及深思個人為何與眾生緣淺,發露懺悔,再精進修行。


缽有缽戒,持缽在中國不是托飯吃而是托金錢,這有違佛陀所制的戒律。缽在中國被雜染了,缽是盛食物之用,而不是化緣乞討金錢用的!我們在家人要瞭解這個道理,不要去破壞出家人的戒律,有些出家人不懂這個戒律,我們不要隨聲應附。尤其現在師父已經向大家講解缽戒,以後不得再投錢於出家人缽內,如此使出家人犯戒,相對的在家人也犯戒,無功德可言。


此外,佛陀制有出家人不持金錢戒,可是佛教來到中國卻要在家人持紅包供養師父,這也有違佛陀不持金錢戒,戒律上,出家人只能接受在家人以食、衣、住、藥等四資具的供養。

 

修行上的自我要求

以上, 可知原始佛教傳到中國許多已悖離佛陀之教導。紅包供養出家師父的陋習, 從中國開始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, 在家人不該直接包紅包供養師父。師父

不得以手接過, 因為一接紅包心就會衡量紅包的大小,就會興起分別心與貪欲。


中國人的紅包文化竟然被引用到佛教界來,這是不當的陋習,雖然這是中國人的禮數問題,但是身為出家人就不應隨波逐流,否則就不叫出家人!將離道愈遠。


師父教給大家的是正法,大家是否能持,則回歸個人。當然修行可以修六十分,也可以修一百分,單看你們怎麼修!修六十分者,下輩子再來修吧!有人修不及格,就被當掉!像師父就是修不及格被當掉,這輩子才會再來!


希望今天早晨的開示,得以增長大家的見聞,有過者改之;該懺悔者懺悔。阿彌陀佛,少造業多念佛!